(外语系 宋忆丹)面对陌生人的种种诱惑,幼儿园的小朋友们能否经受住考验?3月16日,为检验孩子们的“防拐”能力,增强幼儿自身安全防护意识,我院外语系的20多名志愿者与昭明幼儿园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“防拐演习”活动。
活动伊始,由外语系志愿者们精心排练的小话剧《小兔子乖乖》拉近了志愿者和小朋友们的距离,接着几个简单的小游戏让小朋友们放松对志愿者的警惕。 随后由另一批志愿者们扮演的 “骗子”纷纷进入各班。
活动中,“骗子们”各显神通,运用的“骗术”也是五花八门,有的利用糖果、礼物、玩具等物品引诱幼儿和自己走,如:“小朋友,我这里有很多好吃的糖果和好玩的玩具,谁想吃想玩的就跟我来哦。”还有的冒充幼儿家长的朋友,来接孩子回家:“你们家里今天有事,爸爸妈妈没空来接,所以让我来接你。” …… 短短几分钟,15名幼儿有9名被拐骗到大门外。也有个别幼儿很警惕,坚决不和陌生人说话。
演习结束后,各班老师及时抓住教育契机,对幼儿进行了防拐骗教育,通过演习的真实情景,告诉幼儿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,不能吃陌生人东西,更不能跟陌生人走。
活动的组织者外语系书记王婷婷老师表示,此次演习要教育的并不只是孩子,同时也给家长以警示。4-5岁的幼儿年龄小,理解能力有限,耐性不足,家长们仅希望通过说教来达到教育的目的,是很难实现的。因此家长们在日常生活中都应时刻培育孩子的独立和应变能力。并且通过这种实景实情的演练,让孩子亲身体验,相信比任何单纯说教都令孩子们印象深刻。
这次“防拐骗”安全演练活动,对教师、幼儿和家长来说,都是一次不同寻常的安全教育活动,让教师、家长更深地感受到了安全教育的重要性,让孩子在亲身体验中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防拐骗技巧,有效地提高了幼儿防拐的自我保护意识。
志愿者和小朋友们做游戏,使其放松警惕
对“”拐走“”的小朋友进行安抚